我們去板橋縣民廣場看LIGHT。SCAPE那天下午,因為天氣很好,艾先生就提議我們可以先去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走走,然後再去看展覽。
是的!福德坑現在是個比大安森林公園還大的公園,而且,園區共闢建了五處停車場,都是免收費的喔~
福德坑曾經是台北市第一座大型垃圾衛生掩埋場,隸屬台北市文山區博嘉里,民國七十四年底全面啟用,至八十三年六月十五日關場,總面積九十八公頃,掩埋面積三十七公頃,掩埋容積八百萬立方公尺。九年來,福德坑默默的幫台北市民解決了垃圾何處去的煩惱,但是也因為滿坑滿谷、臭氣沖天的垃圾,造就了「垃圾山」響叮噹的名號,名聲之響亮甚至蓋過了福德坑,成為一種城市的集體記憶。
在市民環保意識抬頭,垃圾量逐年減少的影響下,福德坑終於功成身退,正式「除役」。環保局考量到市區公園綠地有限,如果能夠把「垃圾山」改造成一座公園,不僅可以增加城市的綠地面積,更重要的是,能夠彰顯衛生掩埋場再利用的典範,深具環保教育意義,於是決定原址進行掩埋場復育計畫。復育工程於八十八年七月開工,歷時四年餘,於九十二年八月底完工,總工程費四億六千餘萬元,福德坑也因此成功「轉型」,變成一座兼具環保、休憩、教育等用途多元化、功能多樣化的「環保公園」。
福德坑環保園區就像一處秘密後花園,坐擁一片寬廣沒有阻隔的視野,且鄰近木柵動物園與深坑,民眾在親近動物、吃過豆腐後,可以就近到此欣賞國道三號高速公路(北二高)上往來車潮的霓虹閃耀,搭配半日或一日遊行程,是一處不錯的假日旅遊、郊外踏青或運動休閒新去處。
既然原本是座垃圾掩埋場,那如何防制污水滲漏造成污染當然是園方的首要之務,目前園區依地勢分為東、西二大流域,四集水區,總集水面積共七十六餘公頃,採二十五年降雨頻率為設計基準,全區設有九座滯洪沉砂池兼景觀人工湖,調節全區降水。
(資料來源: 網路)
下面,就看照片吧~^^
雖然溫度很低,但這天的天氣真的很好,太陽超大。
這兒也有天人菊?^^
八公尺寬的環園道路將園區分為東、西兩大區域,東半部被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相中,做為原住民文化園區用地,原委會在園區周圍豎立原住民圖騰,讓高速公路往來車潮可以清楚看到。
(資料來源: 網路)
這兒是佔地一點三公頃的太陽廣場,也是這個園區的中心。
太陽廣場邊這個公共藝術創作於2003年,作者是楊致洋,名稱叫做門,象徵引領民眾進入感受原住民之熱情、堅毅之精神及象徵原住民跳出藩籬、邁向未來之意。以原住民(達悟族)之船眼圖騰為設計發想,結合原住民慶典活動中使用之竹節及編織意象;以現代之語彙結合圖騰之大型公共藝術,強化新原住民意象,呈現頂天立地之意涵。
我們去的那天遇到一群朋友,一起帶著狗狗來運動。
超級幸福的,曬著午後暖暖冬陽的廣闊草皮上就只有他們在開運動會。
八米環圓道路以上的西半部園區包括太陽廣場、原野活動區、櫻花坡、水生植栽區、自然資源景觀區,這個區域由於地形平坦、地勢開闊,再加上人潮不多,是原野活動的最佳場所,許多模型機玩家也在口耳相傳下,呼朋引伴來這裡享受駕馭與操控樂趣,環保公園意外成了遙控飛機愛好者的新樂園與切磋功力的競技場。
(資料來源: 網路)
那天下午,艾先生打到了飛機兩架。呵~
整座園區坐落在垃圾掩埋面上,鋪設有沼氣回收管收集垃圾發酵所產生的沼氣來發電,沼氣回收發電廠已於九十一年四月一日正式運轉,有效減少沼氣及惡臭氣體逸散,防制空氣污染,並能加速掩埋場的穩定。
(資料來源: 網路)
太陽快要下山囉,可以準備拍夕陽西下了。嘿~
這邊也有不少芒花唷~
趁著太陽還沒下山,趕緊抓時間拍一下映著冬陽的芒花。
發現一位可愛的小傢伙~
芒花vs冬陽。
哈~上面兩張照片就是這樣拍的啦~
(不過這芒花是原本就斷在地上的,千萬不要去採迎風飄逸的芒花唷~)
這兒也有信箱耶~
艾先生找到了這處來拍夕陽,超美的~
這邊也有原住民圖騰。
這圖案超級可愛的。
太陽下山了,我們也要離開囉~
往停車場走的路上,發現了原來旁邊就是垃圾車的停車場~
離開前,拍一下整個園區的平面圖。
福德坑環保園區交通動線:
開車民眾可從國道三號高速公路萬芳交流道下,往深坑方向,過萬壽橋後左轉,沿著木柵路五段山路蜿蜒而上即可抵達,車程約十分鐘。詢問電話:(02)8230-1969。
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及資源回收成果:
九十三年四月台北市垃圾處理總量: 50,589 公噸、日平均值 1,686 公噸、人平均值 0.64 公噸, 與八十八年日平均值相較,減量 54.36%; 堆肥廚餘 2,422.50 公噸、養豬廚餘 813.88 公噸,合計 3,236.38 公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