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花蓮小旅遊,主要的目的是要去六十石山賞金針花的。
只是,既然都已經開了那麼遠的車來到了花蓮,當然是要順便安排一些其他的景點囉~
所以,第一天到了花蓮後,我們先去了慶修院,用過午餐後,一群人到太魯閣的白楊步道來散散步~^^
這白楊步道可是封閉了近三年,2012/7月中旬才又重新開放的呢~
白楊步道是1984年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當時台電陸續完成6條施工道路,引起學界、媒體、營建署關注,擔心一旦計畫完成,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下游河床將乾涸,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白楊瀑布美麗的景觀,也因施工道路的闢建,才得以讓人容易親近。
(資料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停車場很大一個,停好車後就整裝出發啦~!
▼停車場邊邊有個洗手間,步道裡面就沒有了唷~出發前記得先繳個水費~^^
▼就在洗手間旁,有個階梯可以往上走往步道口。
▼一路往明隧道走去。
▼白楊步道的入口就在台八線中橫公路167.9k明隧道的中間。
▼小心來車,請靠邊慢慢走~
▼入口就在這裡啦~
▼從步道入口到水濂洞,短短2.1公里的路程,共有七個隧道,而這隧道NO.1,是七個隧道中最長的一個,383公尺長。
▼隧道內很黑,要記得帶手電筒唷~
▼走著走著,發現頭頂有一群正在睡覺的蝙蝠~~
▼為什麼會發現牠們呢?~就是因為地上這些蝙蝠便便啦~@@"
▼第一個隧道出口。
▼出了隧道後,有美景在等我們呢~嘿~
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整條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這條就是瓦黑爾溪啦~
▼沿途有不少這樣的告示牌~
▼水濂洞正在等著我們呢~走吧走吧~
▼白楊步道除了隧道之外,一路都是這樣平坦的石子路,滿好走的。
▼艾先生:小心毒蜂唷~
▼這是隧道NO.2。
▼艾先生:這邊的落石比較漂亮喔~
▼出了隧道後發現了一條由山壁上垂下來的繩索,沃克先生腳癢就想爬一下,後來有些小石子一直滾下來,還滿危險的。@@"
▼因為颱風影響,溪水都變得灰灰的。
▼隧道NO.3。
▼沿途峽谷溪流的景觀其實滿美的~♪
▼隧道NO.4。
▼因為颱風剛過的關係,步道邊有不少落石,行走時要小心。
▼這山壁岩石的文理還滿漂亮低。
▼隧道NO.5。
▼隧道NO.5的出口,就是白楊橋了。
▼這兒就可以看到吊橋與白楊瀑布啦~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颱風的關係,水量變多了,瀑布也跟以前不太一樣。
▼接著,我們要先去水濂洞會會美猴王;所以,繼續隧道NO.6。:P
▼出了隧道後迎接我們的是這個牌子,離水濂洞還有115公尺。
▼最後一個隧道啦~隧道NO.7。
▼這個隧道有"窗戶"呢~哈~
▼耶~看到水濂洞的解說牌了,這兒下方有國家公園管理處貼心建造的洗手間唷~
▼水濂洞口。
水濂洞的形成,是當年進行水力發電工程時,施工不慎挖破了地下水脈,於是蘊含在岩層間的地下水就循著裂隙傾洩而下,形成一道道水濂的特殊景觀,而流動的山泉在洞口形成一泓的小水池,池水清澈見底、純淨冰涼。
▼這時,我們的嚮導默默的換上了夾腳拖,真的是有備而來的~!
▼走唄~進水濂洞瞧瞧吧~
▼洞口的景象。
▼走了一小段距離後,隧道頂就開始下雨了。
▼一路到底,出了水濂洞後,之後的步道因為落石坍方,所以封閉了。
▼水濂洞外看出去的風景,除了落石,就是剛剛入口的解說牌那。
▼原本的白楊步道總長將近10K,但後段路段岩層易崩塌,所以目前只開放通行到水濂洞而已。
▼以頭燈補光所拍出的,水濂洞內小瀑布~
▼水濂洞口拍一下。
▼再來,我們走回到白楊瀑布的觀景台那休息一下。
▼白楊瀑布昔稱達歐拉斯瀑布,泰雅族語為斷崖之意,當年立霧溪與瓦黑爾溪匯流處就是達歐拉斯部落所在地。
▼下面就是拍照時間啦~哈~
▼記得內~垃圾要帶下山唷~
▼艾先生:走囉~該回程了!
▼出隧道哩~!
▼這個是紀念品~!
白楊步道
位置:步道口請於台八線中橫公路167.9k明隧道進入。
注意事項:
1. 白楊步道僅於步道入口附近明隧道西端之停車場及水簾洞口前設有洗手間,其餘路段並未有洗手間設備; 行走本步道請戴安全帽,並請攜帶手電筒及雨具。
2. 白楊步道沿線多處易坍方落石,危險路段請勿逗留,並請快速通過。
3. 水急流湍,禁止下溪游泳及涉溪戲水。
4. 如遇地震或颱風等天災,最新步道資訊請參閱本網站步道開放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