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昆布館後,我們就直接到這天下褟的飯店囉~
拿到了房號,到房間放了行李、休息一會兒後,艾先生在看電視,我就拿著相機亂拍囉~
不時的有人騎著卡打掐經過。
這張焦還沒抓到人,人跟狗就跑了。>.<
拍著拍著,離晚餐還有點時間,艾先生說:我們來去外頭走走吧~
好低,走走唄~
這一文字拉麵,就在河口邊、飯店旁,出發前,比我們早些來玩的艾先生同事就極力推薦,一定要嚐嚐呀~
所以,我們這晚的宵夜就是它啦~^^
我們慢慢的往海邊走,這家是?
外觀有吸引到我,名字感覺像是咖啡館,快吃晚餐的我們,當然沒進去。
就算我想進去,應該也會被阻止。XD
因為圍欄裡有這個,溜滑梯耶~
學校就在海邊,這邊的小朋友真幸福。
這天傍晚雖然有藍天,但下半段的雲層滿厚的,沒有看到那顆鹹蛋黃沉入海平面。
但,淡淡的夕陽餘暉還是有的唷~^^
因為怕相機會入塵,所以我們並沒有走下沙灘,只是遠遠的拍。
回來後看到艾先生的士軒哥拍的照片,這角度有美唷~
(照片來自: 艾先生的士軒哥)
我們離開前,來了三位日本女生,可惜拍糊了。
左上角的黑也不知是怎麼回事??@__@
除了會席料理,今晚晚宴的重頭戲可是旅行社特地贈送我們的表演哩~
下面大部分就是貼圖囉~來欣賞吧~^^
第一段是太鼓表演,那鼓聲咚咚咚地,真的是震撼到心坎裡了,讓我飯都忘了吃了,艾先生後來還跑到中間去拍照。
太鼓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它與日本文化自古以來息息相關,在日本古代,太鼓是用來驅瘟趕鬼,而在神道中,太鼓則被作為迎神宴饗。在日本的佛教中,太鼓象徵了佛的聲音,不論是在宮廷中、戰場上、歌舞能劇中均有它的蹤跡
太鼓主要是以「鼓隊」的形式作表演,把各式各樣的鼓聚集起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整隊,由眾鼓手透過繁複的節奏所表現出聲音之美,不拘泥於傳統,甚至走出傳統形象包袱的革新;並將精氣神合一的東方文化,以鼓樂和肢體藝術做最完美的呈現。
太鼓〈Taiko〉原意為大鼓,現指日本傳統以橡木桶〈Keyaki〉挖空,兩面覆上動物皮革而製成的鼓,其樂器包括大小不同的鼓,其中鼓身以單顆樹木刻製著稱為〝太鼓〞。
廣義說來,是指傳統日本鼓術。它也是一種日本民俗,是農民在農閒慶典或迎神祭天時作為慶祝活動之一,傳說太鼓能趕走瘟疫和惡靈。最原始的太鼓據說是源自中國佛教的法器,經韓國流傳到日本。古時戰爭用『鼓』來鼓舞士氣,擾亂敵方並壯大聲勢驅趕敵人,只是經過演變至今,漸漸成為力與美的象徵,通常日本人在夏天總是會在戶外舉行一些慶祝活動,這當中又以大型的太鼓最受歡迎,日本人對於太鼓的鍾情也可以由民意調查上看得出來。太鼓所發出沉重低頻,幾近極限,而眾鼓齊發所呈現的驚人動魄,更是令人震撼不已。以富有生命力的節奏,似自內心的呢喃、嘆息與悲泣又像是來自地底震耳欲聾的雷聲震攝人心;那種使盡全身所有力道的暢快感,使觀眾的精神也得到毫無保留的解放。無須優美旋律,就足以令人愈聽愈痴迷。
早期,「太鼓」是傳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自然界的聲─微風的呢喃、 嘆息或悲泣、哀嚎震裂的雷聲、海浪的衝擊聲,透過鼓聲傳達出愛、恨 、悲、歡的情緒。
對許多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壓抑、束縳體制的年輕人而言,太鼓是一個溝通和表達創意的導體,用肢體力量,達到精神層面的某種昇華作用。
左邊那位超可愛,一表演完,我跟媺靖小姐一直問艾先生有沒有拍到他。哈哈~
第二段是日本的演歌表演,不過這名字是我亂取的啦~就是有演奏、舞蹈、歌唱的綜合表演囉~:P
一開始是樂器演奏,這妹妹很酷,從一開始,一直到後來表演舞蹈,都沒有笑耶~
是有規定表演時不能笑嗎?